搜索
联系我们 / CONTACT


15182532000
- 手机:18782586789
- 邮箱:347329493@qq.com
-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莲溪县常乐镇拱市村
三城九馆追红记·遂潼铜三地媒体联合采访特别报道⑦|走进蓬溪县拱市村村史馆
日期:2021-10-25
信息摘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遂宁传媒集团与重庆市潼南区融媒体中心、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展“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三城九馆追红记·走进遂潼铜红色场馆联盟”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
遂宁传媒集团、潼南区融媒体中心、铜梁区融媒体中心选派主力记者组成“追红采访团”,以实地走访的形式,走进遂宁、潼南和铜梁的9个红色场馆,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新媒体的融媒传播方式,多角度、多形式、多平台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文化。
5月24日,遂潼铜三地记者第七站走进蓬溪县拱市村村史馆。
拱市村村史馆展厅。
追红场馆
拱市村位于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常乐镇,该村耕地总面积1277亩,辖11个村民小组1700余人。这是一个美丽的新农村,黑化路通到村民家门口。你还能在这里看到村史馆、博物馆、警示教育馆、超市、图书馆、儿童之家等居民生活配套设施。在拱市村,还有这样一栋房子,它记录着拱市村的历史发展,展示了拱市村是如何从一个贫困村到幸福美丽新乡村的历程——这就是拱市村村史馆。
村民正在参观村史馆
拱市村村史馆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村史馆建有三个主题厅,分别是拱市记忆厅、拱市新颜厅、拱市梦想厅。拱市记忆厅,以图文、实物展示传统的农耕器具、生活用品、生活方式,还原了以前拱市村居民的传统生活方式。拱市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在2007年迎来了转机,2007年,村返乡成功人士蒋乙嘉带着打拼积攒的千万元资金毅然回到村里修公路、建水渠,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2300元增长到2020年的20860元,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拱市新颜厅,展示有省、市各级来拱市村调研指导以及2015年拱市联村成立时的图片,这是各级领导给予拱市村的殷切关怀。拱市梦想厅,整个大厅分为七个板块来展示该村以党建促经济发展的成绩,设有党建引领、基础保障、产业发挥等7个板块。其中,《印象拱市》是一幅由村民和遂宁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拱市村文化发展中心书画家余水清创作的拱市全景图。该展厅荣誉墙则展示了拱市村近几年所获得的荣誉。荣誉墙被设计成大型花瓶的造型,瓶身环绕着村民们耳熟能详的奋斗目标:让土地充满希望、让鲜花开满村庄、让村里人过上城里人羡慕的日子,象征着在党的关怀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拱市村的未来将繁花似锦、一路向好。
村史馆展厅。
记者了解到,随着新农村的发展,拱市村发展千叶佛莲种植,更打造了旅游业。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纷至沓来。
追红现场
5月24日上午,记者团驱车探访美丽新农村——拱市村。沿着绵延的黑化路,一路欣赏漫山遍野的千叶佛莲,耳畔不时传来鸟儿动听的啼鸣,让人仿佛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穿过丛林,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平旷的土地和俨然的屋舍。房屋沿池塘而居,错落有致,黑化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路上时而摇摆地走着两只小鸭,路边则种着各色花草,更多的还是千叶佛莲。“嫁人莫嫁铁线沟(拱市村及周边几个村),三年两不收,男人挑担担,女人背篼篼。”这个曾经常被人调侃的村庄,经过村民们多年的建设,已经焕发新的风采,成为了“生态文化村”。
跟随当地村民,记者团走进了村史馆,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正在播放着的视频,视频中播放的是拱市村的“功臣”蒋乙嘉带领拱市村一步步谋发展思改革,从过去落后的贫困村走向美丽新农村的历程。紧接着一组图文和实物展示了拱市村曾经使用过的农具和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拱市村村文化活动中心。
过去拱市村村民长期从事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劳动,劳动强度大、技术化程度低,辛苦劳累而且收入还很低。转机出现在2007年,那一年,村里的退伍军人蒋乙嘉怀揣儿时的梦想,放弃打拼多年的成功事业和舒适的都市生活,带着千万元资金回到家乡。他带头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组织村集体与农户签订合同,打造以拱市村为核心、辐射周边6个村的拱市村产业示范群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公司+集体+农户”的运作模式,优先发展经济林业和水产养殖业,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经济。他还在村里修了40多公里的水泥路、18口塘堰、30口蓄水池、建成一座4000平方米的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为拱市村改善基础设施,修建便民利民的休闲场所,把过去糊脚的泥路全都改造成为水泥路面并修到村民的家门口。
在村史馆还看到一面照片墙,墙上全是村民的照片,这面“笑脸墙”聚集了200位村民发自内心的笑脸。跟随着村民的脚步,我们走上了一个地台,这个地台是人机互动多媒体,每走一步,脚下都盛开一朵千叶佛莲。
“以前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田地里弯着腰干活、挽起裤脚种庄稼,如今,大家都是悠闲得很。咱们在外面挣了钱,回到村庄,就爱带着一家老小出来开开心心地散步。”村民蒋青松笑着说,漫步在村史馆内,看着拱市村14年的变化和发展,看着基层党组织引领新路子,建立联村新格局,蒋青松的笑容更加灿烂。
在现场,还看见从外地来参观的游客,他们沿着绿道悠闲地散步,欣赏沿岸的千叶佛莲和绿植。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池水、整齐排列的房屋都为拱市村这样一幅“画中世界”增添光彩。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投资请注意风险,并谨慎决策